?扶溝:建設高標準農田 夯實糧食安全根基
周口日報·周道客戶端記者 金月全 通訊員 穆文涵 劉高菲
圖片說明:扶溝縣2022年7.5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項目開工儀式。通訊員 王志強 攝
11月9日,扶溝縣2022年7.5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項目舉行開工儀式,迅速掀起了秋冬季高標準農田建設大會戰熱潮,標志著該縣加快實施農業強縣建設,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又邁出了堅實一步。該項目總投資3.2億元,涉及汴崗鎮、大新鎮兩個鄉鎮20個行政村,預計明年3月建成投用,可完成7.5萬畝“糧田”變“良田”。
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,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,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,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,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,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。
11月9日,在扶溝縣大新鎮楊莊村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現場,推土機、挖掘機、鏟車等大型機械在田間往來穿梭作業,平整土地、整修道路、修筑排灌渠道等基礎設施建設正在同步推進。
楊莊村黨支部書記楊光輝說,項目完工后,不僅有利于機械化耕種,也為實施農業托管、集約化種植鋪平了路子。據了解,楊莊村3850畝耕地將全部改造成高標準農田,項目建設內容包括灌溉工程、田間道路工程、農田輸配電工程,計劃總投資1600萬元,預計明年一季度全部完工。
與此同時,在改造完成的田地里,種植戶們正在享受著高標準農田建設帶來的糧食豐產、增收實惠。
初冬時節,記者來到位于扶溝縣柴崗鄉塔灣村的高標準農田,一片片綠油油的冬小麥如綠色地毯覆蓋在田野上,一座座智能化農田灌溉泵房點綴其中,將入冬的大地裝扮得多彩如畫、生機盎然。
“今年夏季的高溫干旱,對我家農作物基本沒有影響,現在是旱能澆、澇能排,不再靠天吃飯?!笔V威笑著說,去年他承包了本村1700畝農田種糧食作物,得益于高標準農田完善的配套設施,今年夏糧小麥增產豐收,平均畝產達700公斤,又趕上糧食價格上漲,種糧收入與往年同期相比高出一大截。
“小塊田整合成了連片田,泵站、水渠、生產路一應俱全,農機可以敞開跑。耕地質量高了,種田實現全程機械化,每畝成本減少二百多元,‘望天田’變成了‘高產田’?!笔V威指著眼前一大片麥田,細數高標準農田建設帶來的變化。
田成方、路相通、渠相連,高標準農田托穩了種糧農民的信心。施廣威還成立了種植專業合作社、農機專業合作社,發展社員30余戶,擁有拖拉機、播種機、收割機、植保無人機、烘干塔等先進機械設備,滿足自家使用的同時,為周邊村民提供從機耕、播種、施肥、飛防、收割、倉儲到烘干的“一條龍”式機械化服務。
“全村4920畝耕地中,已有3500畝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,80%流轉給種糧大戶?!彼炒妩h支部書記施黨旗介紹,村里除了發展規?;s化種植,還因地制宜,積極發展特色農業,引導村民種植大棚西瓜,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。如今,依托光伏發電站收益、扶貧車間租賃和村集體土地租賃收入,每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30萬元,村民日子過得紅紅火火……這只是扶溝縣高標準農田建設給當地農民帶來實惠的一個縮影。
據悉,扶溝縣作為農業大縣,累計投入資金11.18億元,建成高標準農田98萬畝,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72萬畝,總產量穩定在16億斤以上。近年來,該縣多舉措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提檔升級,按照建設標準化、裝備現代化、應用智能化、經營規?;?、管理規范化、環境生態化“六化”標準,聚焦新要素新技術,注重在配套節水灌溉、提升地力、推廣綠色生產技術等方面下功夫,打造出一批集中連片、旱澇保收、節水高效、穩產高產、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示范區,給農民帶來了看得見、摸得著的實惠。②16
